党史中的粮食故事

 

 

广西壮族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2021年

前  言

自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根据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部署,围绕学习党史与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粮食行业发展史相贯通,大力弘扬新时代粮食和物资储备行业以及粮食人的故事,局机关党支部、局直属各党组织围绕“讲好党史故事、讲好党史中的粮食故事”为重点,深入学习历史,挖掘故事题材,通过讲故事,凝聚思想共识,达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推进全区粮食和物资储备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根据各党支部和广大党员提供的故事素材,我们进行了收集、整理,现将一些党史中的粮食发展故事和一些人物故事编辑成册,供大家学习参考。下一步我们还会陆续收集故事进行汇编。

目   录

第一篇章  党史中的粮食发展故事

1.粮食是历史的最终决定者 (1)

2.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7)

3.纪录片《大国粮仓》之《中国饭碗》 (12)

4.纪录片《大国粮仓》之《粗粮双王》 (17)

5.纪录片《大国粮仓》之《仓廪殷实》 (22)

6.中国的粮食储备智慧 (26)

7.地方党政同责扛起粮食安全重任 (32)

第二篇章  党史中的粮食人故事

1.一根扁担的故事 (35)

2.小董过雪山 (37)

3.一袋干粮 (41)

4.军需处长 (47)

5.龙关秀舍命送粮 (49)

6.金色的鱼钩 (51)

6.新时代的粮食人 (56)

7.舍身忘我救粮仓的蒙文伟 (59)

8.平凡中的伟大 (60)

9.积极抗疫保复工复产的陈磊 (64)

10.90后的粮仓保管员 (65)

第一篇章  党史中的粮食发展故事

粮食是历史的最终决定者

来源:中华粮网

与60后不同,现在40岁以下的“改开一代”都没有饿肚子的经历,吃饭问题于他们从来就不是问题。对他们来说,端起碗来吃饭还要吃肉,是理所当然的事,是天经地义的事,就像厨房里有锅碗瓢盆一样。但丰收从来不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也不是历史和自然的常态,它一定是因为有了人和科技的活跃变量,而创造的非常态。

我们的愿望和目标,是把这种非常态尽量延续,最大限度争取常态化,但我们都是唯物主义者,是科学主义者,有的时候得想到没,多的时候得想到少;没的时候不绝望,多的时候不轻慢。从这个层面上说,把困难和问题估计得多一点、大一点、难一点,不是悲观,更不是唱衰,而是提醒,是警示。

从历史上看,农业和粮食从来就是最终决定者。不管是民族兴衰,还是王朝兴替,表面上是帝王将相的英明神武,根子上还要看老天的颜色。丰收不仅是盛世的成果,更是盛世的成因,农业和粮食经常决定了历史的走向。中国气象史上四次小冰河时期导致的农业大溃败,就使得汉民族几次面临灭种的危机,除了商周之际第一次小冰河时期没有人口数据外,后三次的小冰河时期:汉晋之际、唐宋之交、明清之汇,汉民族的人口都出现了毁灭性锐减。第二次小冰河时期,汉民族人口从东汉末的6000万锐减到东晋时的400万;第三次小冰河时期,唐末的人口还是6000万,到北宋初年只剩下2000万;第四次,从明末的1.2亿减到清初社会安定时的5000万。当然,这之中,更多是战争造成的大规模死亡,但战争更多也是起因于连年饥荒。在气候大恶化之下,一方面是农业溃败造成饥荒、瘟疫、叛乱和社会解体,出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人间地狱,一方面是旱灾和寒冷急剧恶化了边疆游牧民族的生存环境,从而导致边疆游牧民族南下东迁与中原农耕民族抢夺资源,又伴随着更大面积的战争和死亡。历史上很多现象,很多时候,往根子上数,都绕不开粮食的因素,都是粮食或公开或悄悄地在起作用。

而从国际上看,在不考虑新技术和新资源的变量之外,现在国际上每年粮食贸易量只够我们半年消费量,如果我们不立足于自给,即便能把国际现有贸易粮食都买过来,也养不活14亿人口。而全部买过来是不可能的,那些依赖国际粮食市场的国家怎么办?你有钱,不怕贵,他们还怕呢。更何况,到非常时期,恐怕我们出再多的钱也买不到,有人要搞禁运也不是不可能。

粮食与石油一样,是战略武器,石油没有,最多是汽车停驶、工业停转、军事停摆,粮食没有,就是生命停息,一切都没了。生命是一切前面那个“1”,粮食则是生命前面那个“1”,生命是一切的“饭”,粮食则是生命的“饭”。悠悠万事,唯饭为大,饭的问题是终极问题,是终极战略武器。所以,不要说饭没有,就是饭紧张,都会引起巨大市场震荡,造成社会恐慌。这恐怕是我们民族为之深深恐惧的基因记忆,也是国际上赤裸裸现实的深刻警示。

警惕关于粮食的认识偏差

可以说,历史上的任何盛世都没有做到像如今这样物质极端丰盈,不怕买不到,只怕想不到。坐在家里,轻点鼠标,千山万水外的农产品,都能风雨兼程地给你送来。

成就的取得,固然是靠政策和奋斗,但始终保持对粮食和食物的高度敬畏、对粮食问题的高度重视、对粮食危机的高度敏感,则是我们政策和奋斗的精神之源!

但与此同时,在一些人心目中,对粮食问题出现了一些认识偏差,亟待纠正。

一个是粮食一般商品论。认为粮食与其它农产品、甚至工业品一样,都是商品,这犯了颠覆性错误。这些年来,舌尖上的浪费现象非常严重,确实到了 “触目惊心、令人痛心”的程度。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估算,中国每年的粮食浪费大约有1000亿斤往上,足够3.5亿人吃一年。这在一地的负责者,粮食的一般商品论,就必然导致其失去对粮食的重视,虽然也会行礼如仪地“以会议传达会议,以文件传达文件”,慷慨激昂地讲要重视农业和粮食,但恐怕骨子里还是认为粮食不但增加不了多少GDP、创造不了多少财政收入,也难以在政绩上有多大亮点,还要往里搭不少钱。在这样心态下,能够稳住基本盘就算不错了,又怎么会对农业和粮食真重视、真投入、真想办法呢?而对全社会来说,粮食降格为一般商品,而且还是价格偏低的商品,又怎么会打心里爱惜粮食、悯农崇农呢?那会形成什么样的社会价值导向?很难想象,一个不爱惜粮食的社会,又怎么会对粮食和农业、对农村和农民有真诚的尊重呢?粮食不是一般的商品,一旦成为一般商品,那它一定会以它固有的特殊方法证明给你看,它不一般!只是这样的证明过于激烈,毕竟饿肚子的感觉、饥饿的梦魇,才走了40年。

一个是粮食国际购买论。这些年,一些人认为,不需要种那么多粮食,只要有钱,哪儿买不到粮食?资本可以在全球配置资源,全世界的农场主都在欢迎我们去买他们的粮食。放着国际资源不用,非要固守“自给”,不亦惑哉!还有人打圆场,说什么,即使今后特殊情况下买不到,我们还可以到时候再生产不迟。怎么说呢?适当通过国际市场调剂,进口一些国内紧缺的品种或者国内资源消耗大的产品,是必要的。任何时候,坚持“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都是正确的态度。但对粮食尤其是主粮,必须始终坚持我们的新型粮食安全战略不动摇。且不说国际市场上有没有那么多粮食卖给我们,就算有,在面对供应链中断的情况下怎么办?一个新冠肺炎疫情就导致了国际贸易链的问题、导致多国囤粮。到了危急关头,你买不到,即使买得到,你也运不到。一旦不虞,真要到了国际博弈恶化、甚至发生战争时怎么办?把14亿人的饭碗放到别人的手上,把中国的粮仓建在人家的土地上,你会安心吗?何况,国际战略博弈不一定讲究成本核算,“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又怎样?你的对手,尤其是强势对手,为了消耗你,是不讲道义原则,也不讲市场规则,只讲丛林法则。别看现在猛给你推销,真要到那时候,你有钱也买不到!怕就怕我们对国际购买形成了市场和心理依赖,撂荒了“自给”的物质和心理基础,真到了危急的时候会手忙脚乱。临时种?粮食可不是工业品,一开流水线,立马就能生产出来,至少要三个月到半年吧?要是正赶上冬天呢?当然,这期间可以依赖库存,但在危急时刻,这样未免有点“玩的就是心跳”吧!

一个是粮食比较效益论。这种观点认为,生产粮食比较效益不高,我们为什么不发展自己的比较优势产业呢?在他们看来,招商引资搞发展,搞工业、搞项目、搞城市化建设,就业多、税收高、发展快,而且增长数字、政绩数字很亮眼,综合效益很明显。而抓粮食呢?不但对一地的就业、税收、发展没有显著的增加作用,而且还要多花钱,政绩作用也不明显。发展好了,财税多了,买粮食就是了,国内粮食连年丰收、粮食主产区有的是粮食,再不济,还可以去国外买。这样的小九九,算盘拨得格外响!但如果每个地方,每个地方的决策者,都这么想、这么做,大家都不抓粮食,都等着别人去抓粮食,我们工业、城市、发展肯定会耀眼,但饿着肚子恐怕欣赏不了这“耀眼”!

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粮食和农业,粮食安全是性命攸关的大问题,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天。

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运民生的“压舱石”,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中国是如何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中国又是如何从1949年粮食年产量2000多亿斤发展到现在连续6年粮食年产量达1.3万亿斤以上?从主粮到副食,从肉蛋奶到果蔬鲜,中国人的饭碗里装的主要是中国粮,中国人是如何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

紧跟党走

见证中国饭碗的自给自足

从1919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写道:“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到时任美国国务卿艾奇逊预言“由于中国人口过多,没有任何一个政府能够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解决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吃饭问题便成为新生的共和国的头等大事。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做了一系列的努力和尝试。从中国农业展览馆珍藏的蕴含历史沧桑的文物和文件中,我们能清晰地洞察中国农业的发展史,见证着中国饭碗是如何靠一己之力实现自给自足的全过程。从1950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翻身农民终于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世代梦想到土地改革后,农业合作化开始兴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从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统购统销”对粮食进行调配的经济政策到1954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的农业”,从中共中央公布《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到 1958年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农业“八字宪法”,中国农业一直在摸索中艰难前进,虽然仍面临粮食短缺问题,但明确了中国农业以发展生产为中心的要务。

1995年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公布了一份报告《谁来养活中国人》,对未来中国粮食产业的发展提出了预测,同时还提出了“无人能养活中国人”的观点。1996年中国发布《中国粮食白皮书》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国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粮食基本自足。2020年,在全世界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时刻,中国社会始终保持稳定,这其中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稳定供给功不可没。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农业一路走来,不断尝试,艰难发展,才有了今天的中国:人们在吃饱之后开始思考如何吃得更好更健康。

专家解读

了解中国粮路的筚路蓝缕

从积贫积弱到自给自足,中国粮路一路走来可谓举步维艰,而正是这种“不畏浮云遮望眼,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历史的跨越,成就了今天的中国粮食奇迹。

春季白茫茫,夏季水汪汪,正是盐碱滩涂地的真实写照。上世纪六十年代,在中国的黄淮海平原以及环渤海等地区,还有大量的盐碱地。面对盐碱地会造成粮食的减产或者绝收的情况,为保证粮食能够增产增收,中国政府决心对盐碱地进行彻底改造。1961年时任中国农科院水利土壤改良研究室主任的贾大林带领团队举家从北京迁到中原大地,在商丘县李庄乡的综合实验站一干就是26年。从平地除涝到挖地施肥再到植树造林,豫东平原盐碱地终于得到了普遍改良,广阔的大平原上金灿灿的麦浪尽是一派繁忙丰收的景象。中国农科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原所长庞鸿宾对当时的改良办法印象深刻,他表示当时征服盐碱地的策略概括而言就是排、灌、平、肥,改良盐碱地。1984年中国粮食总产一举突破了4000亿公斤,达到了1949年产量的将近4倍。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工业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激增,新的粮食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增产是中国农业持续发展必须要解决的新问题。作为中国第一大口粮作物的水稻,占中国粮食种植总面积的三成,产量则占粮食总产的四成,今天,中国的水稻平均亩产已接近1000斤,这在几十年前是无法想象的,水稻亩产的大幅提高离不开袁隆平的贡献。1975年,以他为首的水稻科研团队终于培育出了杂交水稻,平均亩产约650公斤。之后十年间,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累计达到11亿亩,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1996年中国又提出“超级稻计划”。

如今,我们的第三代双季超级杂交稻亩产已经突破1500公斤,被西方专家称为“东方魔稻”,增产量可以多养活上亿人口,为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科技助力

谱写中国粮仓的华彩乐章

业要振兴,就要插上科技的翅膀。科技应用是“北大荒”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的重要力量,大数据,物联网、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在“北大荒”垦区有了广泛的应用。从“人拉肩扛”到全程机械化,从“靠经验”到“靠数据”,如今农业技术员不仅可以利用卫星“种地”,还可以把几千年来“看天吃饭”的中国农业改造成运用现代化科技的智慧农业,让中国饭碗装上质量更优、绿色安全的中国粮食。放眼大江南北,科技助力,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挑上“金扁担”,藏粮于技让广袤田野孕育着新的丰收图景。

从取消农业税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到支持高端智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研发制造,加大购置补贴力度,开展农机作业补贴,从脱贫攻坚到实现全面小康,从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到连续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每一项强农惠农政策,都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种粮积极性,越来越多的种植大户加大投入,改进农机装备,尝试智慧农业。于是我们看到了辽宁盘锦“稻蟹共生”的养殖方式让人们吃得安全,吃得健康有了保证;看到了生物制药的广阔前景和绿色生态农业的无限可能;也看到了新农业生产模式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吸引人才回流,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蓬勃生机。

从吃不饱到吃得饱,从吃得饱到吃得好,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共同创造的世界奇迹。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具有极端重要性。在建党百年、“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将继续坚持“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的战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十四五”新征程,中国人的粮食奇迹必将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谱写出新的华彩乐章。

纪录片《大国粮仓》之《中国饭碗》

来源:央视网、CCTV国家记忆微信公众号

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如此严重,但我国社会始终保持稳定,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稳定供给功不可没。

——2020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的讲话

用世界9%的耕地,养活世界20%的人口,这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的伟大奇迹!

从1949年粮食年产量2000多亿斤,到现在连续六年1.3万亿斤以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历史的跨越。

01

吃得上

1950年除夕夜,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和夫人邓颖超,请身边的工作人员吃饭。饭桌上一大盆黄澄澄的小米,格外引人注目。

这些小米,正是周恩来总理的工资。

在当时,发放粮食作为薪金,保障了工资不受市场通货膨胀的影响,也是在粮食匮乏的情况下,保证有饭吃的一种做法。

此前不久,时任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由于中国人口过多,没有任何一个政府能够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早在1919年,那个湖南韶山冲走出的年轻人,就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里写过一句平白质朴的话: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出身农民家庭的毛泽东,深谙民以食为天的道理。

解决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的吃饭问题,成为新生的共和国的头等大事。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3亿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然而,中国人口众多,吃饭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于是1953年,“统购统销”政策开始实施。从此,粮食实行计划供应。不仅粮食、食用油,甚至糖、蛋糕、肉、鱼等都必须使用票证。凭票换领生活物资成了那个年代的人的独家记忆。

然而,票证经济下的中国人民,仍然很难衣食无虞。

吃得饱

在农业生产中,土地是第一重要的。

面对人多地少的现实,增加耕地势在必行。当时,全国范围内开始了大规模的垦荒运动。开垦北大荒、兰考治“三害”是那个年代的英雄事迹。

向荒地要耕地,除了大规模开荒外,还需要改良盐碱地等各种贫瘠的土地。

盐碱地的治理和改造,主要在黄淮海地区。

1961年,时任农科院水利土壤改良研究室主任的贾大林带领团队来到河南。找到这里盐碱地形成的原因后,他们挖沟除涝、平地施肥、植树造林等。

经过20多年的努力,豫东平原盐碱地得到了普遍改良,一改过去这里 “春季白茫茫,夏季水汪汪”的景象。

这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开启,人民的吃饭问题开始逐步好转。1984年,中国粮食总产一举突破了4000亿公斤,这个数字是1949年产量的将近四倍,人均也翻了几倍。作为中国第一大口粮作物的水稻,中国约有六成的人以它为主食。

今天,中国的水稻平均亩产已接近1000斤的产量。

然而,这在几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水稻亩产的大幅提高,离不开一个人的贡献。

他就是袁隆平。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湖南省一所农业学校任职的袁隆平在田里偶然发现了一株特别的稻子。有心的他对这株稻子辛勤培育,没想到这是一棵天然杂交种水稻。从此,他便开始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

如今,袁隆平主持培育的第三代双季超级杂交稻,亩产已经突破1500公斤。它的增产可以多养活上亿人口,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作出重要贡献。

吃得好

1996年,中国发表《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宣告中国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粮食基本自给。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科技兴农大放异彩。

如今,在东北的北大荒垦区,无人驾驶插秧作业,在一片稻田里启动。借助北斗导航系统,技术人员精准控制插秧机自动插秧。不止是北大荒,在整个中国,技术人员不仅可以利用卫星“种地”,还可以把几千年来“看天吃饭”的中国农业,改造成运用现代化科技的智慧农业。让“中国饭碗”装上质量最优、绿色安全的“中国粮食”。

科技的进步,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发展的同时,粮食产量也逐年增加。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到2020年,粮食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今天的中国人,在“吃得饱”之后,正在考虑如何吃得好。发达便利的交通将各种蔬菜、水果、海鲜,肉蛋奶等送往千家万户,中国人饭桌上的样式越来越多。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中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使中国人民从吃不饱到吃得饱,再到吃得好。这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的伟大奇迹!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新的征程,中国将继续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纪录片《大国粮仓》之《粗粮双王》

来源:央视网、CCTV国家记忆微信公众号

1960年7月的一天,一份紧急报告被送到周恩来总理的办公桌上。报告显示,北京、天津的粮食库存只够用四天,而上海只够两天。

由于大面积自然灾害,粮食生产大幅下降,粮食供应异常紧张。周恩来多次召开会议,统筹全国粮食调拨,但即便如此,粮食供应局面依然十分严峻。

肉食稀缺的年代,玉米和大豆担当着,填饱国人肚子的重任

1960年11月14日,一份紧急指示向全国发出,要求各地大规模动员人们,采集和制造代食品,以度过灾荒。

这一时期,玉米根部磨成的玉米根粉、玉米秸秆粉等,成为被推荐的代食品

杨明伟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研究员

中央决定用各种各样的办法解决吃饭问题,比方说用玉米大豆来解决主粮缺乏的问题。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对于中国人来说,玉米、黄豆一直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肉食稀缺的年代,大豆保障了人们对蛋白质的基本需求

生活水平提高

玉米和大豆的“王者”地位

转到餐桌之外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肉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餐桌上。这一改变,促进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之前用来充饥的玉米、大豆,已转变为饲料原料。

大豆油,是大豆加工的初级产品,大豆提取豆油后得到的副产品,叫豆粕。

刘进江

河北省秦皇岛市某粮油企业负责人

豆粕是饲料中一种必不可少的蛋白原料。

大豆缺口显现,提高产能成为重中之重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政府开始加大对饲料行业的支持。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豆粕逐渐成为中国大豆消费的主要用途。同时,大豆制品的消费也在逐年增加。双重需求之下,中国的大豆缺口开始显现

韩天富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 首席科学家

目前中国每年需要大豆8千万吨以上,而我国人多地少,有限的土地必须优先满足水稻、小麦、玉米的生产,没有那么多土地来生产大豆。

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口大豆逐年增加。正常年份,中国每年进口大豆占需求的85%。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中国自身的大豆产能呢?

这其中就包括科学育种。

在黑龙江省农科院黑河分院,为了培育出高产、早熟、适应性强的大豆良种,鹿文成的团队一年四季都忙碌在试验田和实验室里,他们培育出的“黑河号”大豆品种,每年推广上千万亩,使大豆增产近2亿公斤。

鹿文成

黑龙江省农科院黑河分院副院长

良种的作用主要是从单产水平上得到提升。

今天,中国正在加快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开展种源“卡脖子”的技术攻关。与此同时,201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大豆振兴计划”,扩大种植面积也被当成一个重要的目标。

盖永峰

黑龙江省黑河市大豆种植户

国家加大大豆种植补贴后,我算了个对比账,种大豆的收益高,所以现在每年都在增加大豆种植面积。

2020年,中国的大豆种植面积达到1.48亿亩,比上年增加825万亩。这年收获196亿公斤大豆,比上年增加15亿公斤,创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新高

“间套作技术”使玉米和大豆生产水平共同提高

与此同时,玉米和大豆也可以进行间作套作,共同提高生产水平。四川农业大学杨文钰教授团队,致力于研究玉米、大豆的间套作技术。这种把两种不同的农作物种在一起的技术,早在汉代就已有记载。这种种植方式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杨文钰

四川农业大学教授

两个作物种在一起的技术关键是,怎么才能高效利用光热、水肥资源。

这种方式扩大了玉米带的间距,玉米由此增加了光照,因而并不会减产。另外在空出的地方套作大豆。这样1亩地,在产出1亩玉米产量的同时,还能产出约0.4亩的大豆产量。为此,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加大对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推广的支持力度。

“梨树模式”

保证玉米产能同时保护黑土地

今天的中国已经很好地解决了玉米的需求问题。2020年,中国玉米产量已达到2.6亿多吨,但继续保证玉米的产能,仍然不能有丝毫松懈。

为此,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总结出了以保护黑土地为核心的“梨树模式”。

这种模式就是在玉米收获以后,把秸秆粉碎覆盖到地表,在休耕的时候,避免了土壤的风蚀和水蚀。秸秆腐烂后又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从而有效地保护了黑土地。

玉米和大豆,从当初的口粮,到如今主要作为饲料粮,这种转变,体现的是中国人民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水平的提高,背后折射的是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巨大的时代变迁。

 

纪录片《大国粮仓》之《仓廪殷实》

来源:央视网、CCTV国家记忆微信公众号

 

自古以来

中国就有储备粮食的传统

粮食储备被认为是“天下之大命”

中国很多考古遗址中

都发现有大量贮藏粮食的窖穴

但近代以来

由于战乱不断

粮食产量锐减

粮食储藏技术和仓房建设也发展迟缓

“四无粮仓”与“天下第一仓”

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粮仓库容量仅60亿斤,这些“粮仓”小而分散,而且潮湿多虫鼠,难以满足粮食安全存储的要求。虫害、霉害、鼠雀害时有发生,各地粮食损失非常严重。

1952年,浙江省余杭县成立“保粮委员会”,全县开始组织创建“无虫”粮仓。

时任余杭县城关粮库副主任兼保管员的汪柏铭和同事们吃住在粮库,他们秉承着“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原则,在中国率先创建 “四无粮仓”,“四无”即无虫、无霉、无鼠雀、无事故。

1955年9月,汪柏铭作为青年代表参加了全国社会主义建设青年积极分子大会,会上决定在全国开展“四无粮仓”竞赛。

当时除了汪柏铭所在的这种由祠堂、庙宇、学堂等改造而来的粮仓,还会沿用历史粮仓。

陕西省大荔县的丰图义仓,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曾被封“天下第一仓”。

对新中国而言,无论改造粮仓,还是沿用旧粮仓,都远远无法满足需要。之后,“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运动在全国各地展开。

一大批具有时代特点的粮仓出现了。这些粮仓因地制宜、隐蔽性强、造价低廉。

粮食专项储备制度建设与储粮新技术研发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粮食产量日益提高,旧有的粮仓已经不能满足储粮需求。 

1990年,中国抓住当年粮食丰收的机遇,为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开始建设专项粮食储备。

1990年9月,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建立,并开始推动配套的各级粮库建设。

1992年开始,中国集中建设了一批粮食周转库和流通设施。1998年,又开始进行空前的中央直属储备库建设。这些大型储备库所选用的高大平房仓和浅圆仓,不仅节省用地,共1000多亿斤的仓容同样不可小觑。

然而,能否拥有与之匹配的储粮技术,同样迫在眉睫。面对几乎没有任何借鉴经验的空白领域,以时任国家粮食储备局储运管理司副司长吴子丹为总负责、靳祖训为专家组组长的技术团队,针对新型粮仓长期储备的要求进行重新设计。

几年之后,“四合一”储粮新技术方案在储备粮系统全面推广,有效消除了大粮堆霉变的风险,延长了储粮保鲜期。粮食的安全储存,最重要的就是防治害虫,抑制微生物。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粮食储存主要通过人工进行杀虫,后来则使用低剂量化学药剂。

如今,中国粮食储藏正向“绿色、生态、智能、高效”的阶段转型。

粮食信息化工程建设与“智慧粮库系统”

不仅是绿色储粮,粮食的流向情况往往涉及粮食储备的真实性、可靠性。通过“智慧粮库系统”可以便捷地使用手机或控制中心的大屏,实时了解粮仓内的粮情。粮食信息化工程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将中国所有粮库联入同一张网。

“智慧天眼”系统可以使全中国各个粮库的实时粮情信息以及视频画面,都时刻处于中央和各级粮食管理部门的监控之下。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中国粮食不但供应充足,而且价格稳定。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如此严重,但我国社会始终保持稳定,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稳定供给功不可没。

今天

中国稻谷、小麦等粮食的库存量

能够满足14亿中国人一年以上的消费需求

展望未来

开启“十四五”新征程

乡村振兴新目标
中国农业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

坚持立足国内
办好自己的事

将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上

让中国人的餐桌更加丰盛

 

中国的粮食储备智慧

来源:中华粮网

从古至今,中国人都有很强烈的存储观念。古人认为仓储是“天下之大命”,历朝历代都对粮食仓储足够重视且不遗余力进行建设。我国粮仓储粮的历史非常悠久,封建社会粮仓技术的巅峰时期更是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

古代的粮食储备

远在夏朝之时,粮食仓储制度就已正式成为国家的重要财政制度,此后的各朝各代也无不把储备粮食问题摆在治国安邦的重要位置。如果说广种多收是为解决百姓吃饭的重大问题,粮食储备则是国家长远发展战略。

《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宣曲任氏的先祖,身为督道仓的守吏。在秦朝败亡之时,豪杰全都争夺金银珠宝,唯独任氏用地窖储藏米粟。后来,楚汉两军相持于荥阳,农民无法耕种田地,米价每石涨到一万钱,任氏卖谷大发其财,豪杰的金银珠宝全都归于任氏,任氏因此发了财。

不同历史时期,资产的价值不同,生逢乱世,没有比粮食更重要的了。

古代帝王们早已懂得“广积粮”的意图所在,“平抑粮价,调控市场;赈灾备荒,安民固本;供养军队,备战应战”的重要作用。根据有关史料记载,中国自秦朝以来,历代王朝都建立粮库,每逢灾荒之年,就开仓赈济。

因此在中国古代,朝廷在解决平时粮食问题的同时,尤其重视如何解决非常时期的粮食问题,特别是战争时期的粮食问题。

“深挖洞,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就是当年刘邦在楚汉战争初期实力不够强大时的十二字方针。

虽说朱元璋贫是贫民出身的皇帝,但他也懂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其中的利害关系,“深挖洞,广积粮,高筑墙”则是朱元璋打天下时的九字方针。

不仅是朱元璋和刘邦这两位君主,历代王朝的统治者都十分重视中央仓储的建设,而且也十分注重地方政府储粮。

譬如汉代时,汉高祖七年,即公元前200年开始营建新都长安,首批重点建设工程就包括了太仓。除太仓外,中央直接管理的粮仓还有位于甘泉的甘泉仓、华县的华仓、左缴附近的细柳仓和嘉仓等。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地下储粮仓窖技术最为完善的阶段。将粮食窖藏建在干燥的缓坡地上,濒临水运通道,以便大规模集中和转运储藏粮食。

地下粮窖,一般是先从地面向下挖一个圆缸形土窖,窖壁和底部经夯打坚实,达到光洁、平整,再用木柴把窖壁烧变色,使其难于渗水,在窖底铺设一屋杂有黑灰色混合物的红烧土碎块层。在窖壁下半截还涂一层类似沥青的粘液,高约1米。窖壁内铺一层厚约2~3厘米的木板,并衬以草席和谷糠。窖顶可能是木架结构的草顶。先用木棍和木板搭成由中心向周围辐射的木架,上铺苇席或蒲席一层,然后盖上束草,草上涂一层很厚的混合泥,以达到密封和防止地面水下渗的目的。外形如圆锥体。中国古代粮仓中最著名的遍属隋唐时期的黎阳仓。相较于地下粮仓,地上修建的黎阳仓表明中国古代粮食储存技术发生革命性的变化。黎阳仓是隋炀帝征战辽东的后方粮食物资供应基地,对隋军东征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隋朝广建粮仓,使大型粮仓数量空前增多,储粮之多也是空前的,隋时“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现代的粮食存储

我国粮食库存由政府储备、政策性库存和企业商业库存三大类构成。

政府储备:包括中央储备粮和地方储备粮,是守底线、稳预期、保安全的“压舱石”。

政策性库存:包括最低收购价粮、国家临时存储粮和国家一次性储备粮。企业商业库存:是企业保持经营需要建立的周转库存粮食。

储存粮食的一大问题是储存期限,中国国家粮食部门明确规定,粮食储存到规定年限(一般是4-5年)后,不能再作粮食出售。其依据主要是因为粮食储存过久,粮食的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造成营养缺乏。

根据《中央储备粮油轮换管理办法》,每年轮换的数量一般为中央储备粮储存总量的20%至30%。目前,中央储备粮主要品种的储藏参考年限为:

长江以南地区,稻谷2-3年、小麦3-4年、玉米1-2年;长江以北地区,稻谷2-3年、小麦3-5年、玉米2-3年;大豆和食用植物油均为1-2年。

继1996年《中国的粮食问题》后,我国在2019年第二次发表粮食安全白皮书,表明我国正处于粮食安全形势历史最好时期,口粮自给率超过100%,谷物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但白皮书指出,“从中长期看,中国的粮食产需仍将维持紧平衡态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
仔细品读会发现,国内农业生产仍然资源紧张,粮食能够自给自足,但是副食来源,尤其是近些年最事关生活水平改善的肉蛋奶供应上,却已经离不开国际市场,体现在对大豆等最基础蛋白质来源的依赖上。

国外的粮食储备

存粮食是中国人的执念,其他国家是怎么做的呢?各国粮食储备思路不同,方式不同,公开程度也是千差万别。

1974年,国际粮农组织的《世界粮食安全国际约定》要求,一国的粮食安全储备量是一国年消耗量的17%~18%。

目前粮食出口位居世界前列的是美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但这些国家大多自身储备量较低,它们的余粮主要由世界市场吸收。

加拿大储备仅占世界储备量5%,澳大利亚仅占3%。阿根廷仅占1%,巴西粮食储备量规定为国内1个月消耗量。
美国政府主导的储备量约500万吨,约为国内年产量的1.4%。美国的联邦储备,主要由政府支持下的农产品信贷公司完成,同时鼓励农场主自主储备。 相比起欧美主要是由民营机构储备粮食,最热衷储备的亚洲国家,中国、印度、日本等都是政府直接着手。

中国和印度都是历史上对粮食高度敏感的国家,历来占据世界粮食储备量的绝大多数份额。印度存得多的时候每年要储备粮食8000万吨。

东亚地区无论穷富都热衷储备。日本对国家储备粮高度重视,除了保证粮食安全,还有高额补贴农业保护农业的目的。

地方党政同责扛起粮食安全重任

来源:中华粮网

从“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到书记、省长共同把粮食安全的责任扛在肩上,这有利于把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真正落到实处,持续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要进一步强化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切实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不断提高地方政府粮食安全意识。

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实行党政同责,“米袋子”省长要负责,书记也要负责。从“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到书记、省长共同把粮食安全的责任扛在肩上,这有利于把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真正落到实处,持续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1995年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真正建立起国家宏观调控下省级人民政府对粮食安全全面负责的体制,全面加强粮食生产、储备和流通能力建设,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粮食生产获得“十七连丰”,粮食库存充足。实践证明,“米袋子”省长负责制是强化地方政府责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措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各地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担当和有效的应对举措确保了粮油供应,守住了“米袋子”安全,为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也要看到,我国粮食产需中长期仍将维持紧平衡态势,影响粮食安全的潜在隐患还有很多。粮食生产基础不牢固、种粮比较效益偏低,一些地方抓粮积极性不高,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一些地方把农业结构调整简单理解为压减粮食生产,出现耕地“非粮化”倾向,粮食播种面积出现下降势头;粮食区域供求矛盾日益突出,13个粮食主产区生产了全国78%以上的粮食,一些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粮食自给率明显下降,依靠主产区解决吃饭问题,调度风险也在增加;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粮食等大宗农产品贸易链、供应链受到冲击,国际农产品市场供给不确定性增加。这些问题如果任其发展,将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必须要时刻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在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下,必须举全国之力解决14亿人的吃饭问题。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树立大局意识,扛起粮食安全的重任。当然,中央财政要进一步加强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充分调动地方重农抓粮的积极性。要逐步建立健全对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强化对主产省和主产县的财政奖补力度,让主产区重农抓粮有动力、有热情、有干劲。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能只盯着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也要共同承担责任。主产区要努力发挥优势,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继续为全国作贡献;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要扭转粮食种植面积下滑势头,确保粮食种植面积不减少、产能有提升、产量不下降。产销区还要深化合作,促进产销衔接。产区发挥粮食生产、加工和仓储设施优势,努力为销区提供绿色、优质、安全的粮食;销区发挥市场和资金等优势,支持产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增强粮食流通能力,满足本地区粮源供应。

此外,还要进一步强化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切实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不断提高地方政府粮食安全意识,推进粮食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

 

第二篇章  党史中的粮食人故事

 

一根扁担的故事

这是一根不平常的扁担,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几十年来,一直被人们传颂着,教育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

    1928年4月,朱德和陈毅带领湘南起义的队伍,到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砻市,同毛泽东带领的工农革命军会师,组成工农革命军第4军(不久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毛泽东任党代表,朱德任军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地处罗霄山脉中段,是湘赣两省的交界。周围五百里都是崇山峻岭,地势十分险要。 1928年11月中旬,红军集合在宁冈、新城、古城一带,进行冬季训练。由于湘赣两省敌军的严密封锁,井冈山根据地同国民党统治区几乎断绝了一切贸易往来,根据地军民生活十分困难,所需要的食盐、棉花、布匹、药材以及粮食奇缺,筹款也遇到很多困难。红军官兵除粮食外,每人每天5分钱的伙食费也难以为继。一日三餐大多是糙米饭、南瓜汤,有时还吃野菜,严冬已到,战士们仍然穿着单衣。为了解决眼前的吃饭和储备粮食问题,红4军司令部发起下山挑粮运动。这些粮食大部分从宁冈的大陇运来。大陇的粮食是砻市、古城等地集中起来存在那里的。朱德也常随着队伍去挑粮,一天往返50公里,光是空手上山下山都很吃力。但他的两只箩筐每次装得满满的,走起路来十分稳健利落,年青力壮的小伙子也常被他甩得老远。战士们从心眼里敬佩朱军长,但又心疼他。四十开外的人了,为革命日理万机,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累坏了怎么办?大家一商量,就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

朱德没了扁担,心里很着急,他让警卫员到老乡那儿买了一根碗口粗的毛竹,自己动手,连夜做起了扁担。月光下,他破开竹子,熟练地削、刮、锯,一会儿就把一面黄一面白的半片竹子,做成了一根扁担。为防止战士们再藏他的扁担,就在上面刻了“朱德记”3个大字。第二天,三星未落,挑粮的队伍又出发了,朱德仍然走在战士们中间,大家看见他又有了一根新扁担,感到十分惊奇,崇敬之外更增添了几分干劲。从此,朱德的扁担的故事传开了。井冈山军民为了永远纪念朱德这种身先士卒、艰苦奋斗的精神,专门编了一首歌赞颂他:“朱德挑谷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

小董过雪山    

小董是个红军女战士,1935年随红军长征来到金沙江的时候,她才13岁。在金沙江畔,就远远地能看到一座很白很白的山。有人说这是棉花山,有人说是雪山,也有人说是白糖山。走近了一看,原来是一座好高好高的大雪山!

小董她们这些小兵可高兴啦:当时正是阴历四、五月份穿单衣都热,看到山上全是雪,想:到了山上去凉快凉快,那多舒服呀!

登山前,每人除了粮食外,还发了几个小辣椒。小董她们怕辣,不愿意带辣椒。当地的一位干部告诉她们:“上到雪山后,不能到处乱看,后面的人只能看前面人的后脚跟儿;实在感到发冷,就嚼一口辣椒增加点儿热度……”

第二天,部队向雪山出发了。到了雪山底下,有一条小河。因为河水是从雪山上流下来的,泡着很厚的树叶和杂草,所以水落石出的颜色是黄的。当地人说这是“仙人茶”,可是,喝下去却是又苦又臭。

上山了。向导让每个人用毛巾把头包起来,只留下眼睛看路。开始,天气还很热,大家的兴致很高,都想早一点爬到山顶,看看是什么样子。走到半山腰,开始起风了,冷风瑟瑟,草枯枝干,像秋天一样;再往上走,太阳就没了,雪花飘飘,满山银白,积雪不知有多厚,就像进了冬天一样。山上高低不平,雪洞很多,一不小心,掉到雪洞里,就很难救出来。不知是哪个单位的一个男同志摔到雪洞里去,大家费很大力气,才把他拉出来,他的手脚和脸都被冰块扎得鲜血淋淋了。

快走到山顶的时候,云彩不知什么时候落到脚面去了。雪下得更大,还夹杂着李子那样大的冰雹。山上没有树,也没有草,雪光刺得睁不开眼睛……越往上走越难受,小董只觉得头晕眼花,呼吸困难,身体发软,一阵阵恶心想吐。她真想坐下来休息一下,但向导的话响在耳畔:“多累也不能坐下去,坐下去就起不来了!”

爬到山顶上,空气更稀薄了,炊事员郭大叔,平时可喜欢小董了,他背着一口大铁锅,在山上走着走着就倒在雪地里了,临死双手还死死地抓着锅沿儿……

小董哭了。可是,当时部队不许停下,大家把老郭抬到一边,放在稍背风的地方,就继续前进了。山上的风,“嘶——嘶——”地狂叫着,把地上的雪卷起来和天上正下着的雪搅在一起,如同大海里的波浪,一个旋涡一个旋涡地卷动着。由于大家穿的都是单衣,有的同志还光着脚,雪打到脸上、身上,像铁沙子打得那样疼。头上好象带着一个大酒篓一样,头重,脚轻,身子直摇晃。军团的一位首长在风雪中使劲拉着小董,边走边吓唬她说:“小鬼,好好走哇!不能坐下,一坐下可就要在这‘天国’里‘成仙’啦!”

到了山顶,谁也不敢停,歪歪倒倒一股劲往下走。很多人陆续在积雪很厚的雪坡上往下溜,一溜就是几十丈远。小董一见,如释重负,往地上一坐就跟着人们溜了下去……

下到半山腰,头才慢慢地轻松了些,呼吸也渐渐地均匀起来。

13岁的红军女战士小董,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胜利地随着大部队,翻越了一道又一道大雪山……

1935年4月初的一个晚上,女红军们刚拖着疲倦的身体赶到贵州盘县附近的五里排,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一群敌机嗡嗡地叫着突然从山后飞过来,其中一架快速俯冲下来,一阵激烈的机枪子弹迎头扫射,三枚炸弹投向休息营地。战士们迅速趴在路坎下、田沟里、坡地上,高高低低的地势把一些人遮蔽起来,但要命的是一些红军伤员躺在担架上根本动不了。

贺子珍本来是隐蔽在路边一道土坎下的,但她不顾个人安危爬出去疏散担架,这时,一枚炸弹投了下来,在她身边顿时腾起一股烟尘……

敌机飞走了,枪声、爆炸声停止了,硝烟和尘土渐渐消散开去。贺子珍的身体里嵌满了弹片,鲜血把军衣浸染得殷红。

一场紧张的抢救开始了。警卫员骑马去总卫生部请来李芝医生,为贺子珍救治。李芝先为贺子珍打了一支止血针,然后做了全身检查,发现在她的头部、上身、四肢共有17块大小不一、深浅不同的弹片,在没有实施任何麻醉的情况下,手术开始了。贺子珍疼得浑身大汗淋漓,眼里噙满泪花,却坚持一声不吭。身体浅层的弹片终于被一块块取出,而深入体内的弹片却难以取出,成为战争留给她的一份永久纪念。

一袋干粮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多年以前,红军叔叔长征的时候。

在红军部队的医院里,有个小红军叫小兰。小兰才 13 岁。她的爸爸、妈妈都被地主逼死了,她也被地主拉去干活,受尽了地主剥削和打骂。后来,红军来了,小兰跑到部队,说什么也不离开红军啦。

红军长征的时候,小兰跟着部队走进了草地。

一说草地,小朋友们准会想到公园里那长着绿茵茵小草的草坪,又平坦又好看。红军叔叔走过的草地可不是那样的,那里荒凉极啦。地上除了野草就是烂泥坑,走几十天也走不完。一路上看不见一间房子,找不到一个老百姓。只有几只老鹰在天上飞旋。

这天,走着走着,前边出现了一个小村子。红军叔叔一看,可高兴啦。小兰也乐得又蹦又跳。有了村子就能找到粮食了。

部队进了村,小兰把伤病员安置好,就拿着米袋找粮食去了。可村里一个老百姓也没有。

小兰在村里走着走着,看见一个打麦场。场上堆着一堆麦秸,上面还有没有打干净的麦粒。她把麦秸捶了又翻,翻了又捶,东一粒,西一粒地捡起来。总共不到一小碗。这点东西能吃几顿呢?不行,还得找!小兰刚走不远,正好碰见一个大个子红军,扛着一袋沉甸甸的东西走过来。

小兰一看,哟,这不是在我们医院养过伤的那个大个子吗?小兰忙问:

"哎,你在哪儿搞来这么多的粮食呀?"

大个子红军放下口袋说:"嘿,是小兰呀,我这粮食是在地主院子里挖出来的。你找到多少粮食了?"

小兰把口袋一伸说:"喏,都在这儿呢!"

大个子红军接过米袋掂了掂,笑着说:"小兰,听说还要走 20 多天的草地,这点麦子还不够塞牙缝的呢!"

"明天再找嘛!"

"来,把我的给你一点吧!"

说着,他捧着麦子就要往小兰的米袋里放。小兰赶紧米袋藏在背后,摇摇手说:

"不要,你们人多,自己还不够吃呢。"

大个子红军胳膊长,一把夺过米袋,一边往里倒,一边亲切地说:

"没关系,我们每人少吃一口,就省出来了。"

小兰又在别处找到了一些麦子,炒熟了,碾成了麦粉,放在了米袋里。心想:这些麦粉我一顿吃一把,再拣点野草野菜,能吃它 20 来天,走出草地没问题。对!还要省出一点给伤病员吃。

第二天早上,部队出发了。

小兰扶着伤员,紧跟着部队,小心地往前走。走着走着,前边出现了一条小河,河上用树干临时搭起一座桥,桥下的河水"哗哗"地流着。

小兰把肩膀上的米袋背好,紧紧扶着伤员说:"同志,该过桥了,慢慢走!"

谁知道,走到桥中间,那个伤员忽然咳嗽起来了,脸涨得通红,身子直发抖,脚底下一滑,身子一歪,小兰连忙使劲扶住了他。可小兰肩膀上那袋麦粉却掉到了河里。米袋在水里滚了几下,就冲走了。

小兰愣住啦,她小声地叫了一声:

"哎呀,这可怎么办呀?"

伤员看她望着河水直发愣,就问:

"小兰,什么东西掉到河里了?"

小兰连忙摇摇头:"没有,什么东西都没掉。咱们走吧!"

这时候,看护长从后面走过来了。小兰告诉她伤员咳嗽得很厉害。看护长双手扶住伤员说:

"好,到前面找医生看一看。"

她见小兰好像有点什么事儿的样子,又问:

"小兰,怎么啦?是身体不舒服吗?"

"没有。嗯……"

小兰把刚到嘴边的话又收了回去。她想:不能把丢米袋的事儿说出来。要是同志们知道了,准会把自己的粮食捧出来给我吃。大家的粮食都很少,我怎么能吃他们的呢?不,我要坚持!

看护长走了。小兰赶紧拔了许多野草,放在挎包里,把挎包塞得鼓鼓囊囊的好像真的粮食一样。

晚上,部队休息了。小兰怕大家看见她尽吃野草,就跑去给伤员换药,洗绷带。等大家吃完了东西休息了,她才煮野草吃。

这样过了几天,小兰的身体就不行了。常常拉肚子,头发晕,两腿软绵绵的,一点劲都没有。有一天,她走着走着,一下栽倒在地上,什么也不知道了。等她醒来的时候,发现看护长正背着她呢。

看护长是 40 多岁的人了,这些天来和大家一样,吃野草和麦粉糊糊,身体很虚弱。她背着小兰,脸上淌着豆大的汗珠,嘴里喘着粗气,摇摇晃晃地往前走着。

小兰醒来说:"看护长,我自己能走,快让我下来!"

央求了半天,看护长才把她放下来。小兰咬紧牙,坚持着走到了傍晚。等大家休息以后,她又躲到一边煮野草吃去了。

这时候,看护长笑眯眯地走了过来:"小兰,你身体好一点了吗?哎,怎么一个人躲在这儿煮东西吃?"

小兰赶紧用手遮住瓷缸:"我煮好东西吃,不让你看!"

"好!我不看。"

看护长嘴上这么说,趁小兰不注意,一下把瓷缸抢了过来,一看:"哎呀,小兰,你怎么光吃野草,一点麦粉也不掺呀?"

"路还远呢,留着慢慢吃呀!"

"你的米袋呢?"

小兰拍拍挎包说:"这不是吗?"

看护长奇怪地问:"你为什么放在挎包里呀?"

"米袋破了个洞,怕麦粉漏出去! "

"拿来!我给你缝缝。"

说着,看护长一把夺过小兰的挎包,打开一看,里面全是野草。她愣住了。

"小兰,你的麦粉呢?"

小兰一看隐瞒不了了,只好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看护长。

看护长听了说:"哎呀,小兰,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呢?我们一起参加革命,就像兄弟姐妹一样。你没了粮食,大家应该帮助你呀!"

说着,看护长从自己的米袋里,抓出一把麦粉,放进小兰的缸子里。

"你先吃吧,我马上去报告首长。"

不一会儿,小兰丢粮食的事儿,像一阵风似地传开了。同志们立刻提着米袋走了过来,你一把他一把地直往小兰的挎包里装。小兰忙摇手说:

" 不,不,谢谢大家……"

这时候,那个伤员拄着拐杖走过来,拿着一点粮食,激动地说:

"小兰,你为了救我,把粮食丢了。我这一份你一定要收下。"

同志们都说:"小兰,你收下吧。不管碰到多大的困难,我们也得把你这个小红军带出草地。"

小兰呢,感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好收下了大家的粮食。

这天夜里,小兰怎么也睡不着。想起小时候,在地主家里受剥削挨打受骂。要不是找到了共产党,自己早就死了。参加红军以后,得到了首长和同志们多少帮助和教育,懂得了多少革命道理呀!

小兰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永远听党的话,永远跟着共产党走。

军需处长

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道。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将军思索着。

队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

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前面有人冻死了。”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

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祥: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

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在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将军什么话也没有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龙关秀舍命送粮

龙关秀是宁冈茅坪乡斜源村人,丈夫陈瑞恩是赤卫队队长。

1929年1月底,井冈山第三次反“围剿”失利,井冈山失守,红四军三十二团和各地赤卫队转入深山坚持游击斗争,陈瑞恩也随宁冈东南特区赤卫队转入斜源村附近叫猴子石的深山里。

敌人在对红军和游击队进行“围剿”的同时, 还实行了严密的经济封锁,红军和游击队的粮食越来越困难了。龙关秀听说丈夫所在的赤卫队困在猴子石,断了粮食,非常着急。

怎么才能把粮食送到猴子石呢?龙关秀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念叨着。她想起了平时上山时用竹筒装米做饭,灵机一动,计上心头。她选了一根较粗的竹篙,从一头把竹节打通,变成一根空心的长竹筒,往里面装满米,封好口子,装作上山砍柴的样子,扛着“米竿”上了山。这次的成功,增加了她送粮上山的信心,送粮方式也多起来了。她有时把米用油布包好,放进牛粪中,挑着牛粪去山间田里施肥;有时还把米装进裤管里,把装满米的裤管背在身上,外面罩上披风,假装 背着孩子往山上走亲戚……龙关秀通过不同的方式,一次又一次地为山上的红军和赤卫队送去了救命粮。

不幸的是,龙关秀送粮,虽然做得巧妙,但因为经常上山,早出晚归,引起了敌人的怀疑。1929年3月的一天,当地一个姓谢的土豪,发现龙关秀天刚亮就又背着“小孩”上了山,随即暗中盯上了她。

龙关秀逛到半路上,感觉到了有人盯梢,心想不好,被敌发现了,心中不免惊慌。但是,她马上冷静下来,心想“绝不能让敌人发现赤卫队的驻地,拼了性命也要完成这次送粮任务”。便故意带着敌人左兜右转,来到预定地点后,假装歇脚,暗中把米放好,随即装着赶路的样子,快速把敌人引向别处。敌人发现上当后,抓住龙关秀,带回村里严加审讯。龙关秀大义凛然、临危不惧,始终没有吐露赤卫队的行踪。敌人气急败坏,放火烧毁了龙关秀家的房子,用刺刀把龙关秀3岁的儿子残忍地捅死。

面对凶残的敌人,龙关秀没有屈服。最后,这位英雄的革命母亲被绑在春寒料峭的野外活活地冻死了。这年6月,随游击队转战到九陇山的陈瑞恩,也在一次战斗中不幸牺牲。

龙关秀一家三口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金色的鱼钩

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许多同志得了肠胃病。我和两个小同志病得实在赶不上队伍了,指导员派炊事班长照顾我们,让我们走在后面。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因为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三个病号走不快,一天只走二十来里路。一路上,老班长带我们走一阵歇一阵。到了宿营地,他就到处去找野菜,和着青稞面给我们做饭。不到半个月,两袋青稞吃完了。饥饿威胁着我们。老班长到处找野菜,挖草根,可是光吃这些东西怎么行呢!老班长看我们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其实,这些天他比我们瘦得还厉害呢!

一天,他在一个水塘边给我们洗衣裳,忽然看见一条鱼跳出水面。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了钓鱼钩。这天夜里,我们就吃到了鲜美的鱼汤。尽管没加作料,可我们觉得没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端起碗来吃了个精光。

以后,老班长尽可能找有水塘的地方宿营,把我们安顿好,就带着鱼钩出去了。第二天,他总能端着热气腾腾的鲜鱼野菜汤给我们吃。我们虽然还是一天一天衰弱下去,比起光吃草根野菜来毕竟好多啦。可是老班长自己呢,我从来没见他吃过一点儿鱼。

有一次,我禁不住问他:“老班长,你怎么不吃鱼啊?”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我不信,等他收拾完碗筷走了,就悄悄地跟着他。走近前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老班长猛抬起头,看见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手里的搪瓷碗,就支吾着说:“我,我早就吃过了。看到碗里还没吃干净,扔了怪可惜的……”

“不,我全知道了。”我打断了他的话。老班长转身朝两个小同志睡觉的地方看了一眼,一把把我搂到身边,轻声说:“小声点儿,小梁!咱们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再告诉别人。”

“可是,你也要爱惜自己啊!”

“不要紧,我身体还结实。”他抬起头,望着夜色弥漫的草地。好久,才用低沉的声音说,“指导员把你们三个人交给我,他临走的时候说:‘他们年轻。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啊,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小梁,你看这草地,无边无涯,没个尽头。我估计,还要二十天才能走出去。熬过这二十天不简单啊!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去向党报告呢?难道我能说,‘指导员,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了困难出来啦’?”

“可是,你总该跟我们一起吃一点儿呀!”

“不行,太少啦。”他轻轻地摇摇头,“小梁,说真的,弄点儿吃的不容易啊!有时候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钩。为了弄一点儿鱼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我再也忍不住了,抢着说:“老班长,以后我帮你一起找,我看得见。”

“不,咱们不是早就分好工了吗?再说,你的病也不轻,不好好休息会支持不住的。”

我还坚持我的意见。老班长忽然严厉地说:“小梁同志,共产党员要服从党的分配。你的任务是坚持走路,安定两个小同志的情绪,增强他们的信心!”望着他那十分严峻的脸,我一句话也说不上来,竟扑倒在他怀里哭了。

第二天,老班长端来的鱼汤特别少,每个搪瓷碗里只有小半条猫鱼,上面漂着一丁点儿野菜。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唉!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了钩,又跑啦!”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两个小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我把碗端到嘴边,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我悄悄背转身,擦擦眼睛,大口大口地咽着鱼汤。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挨了一天又一天,渐渐接近草地的边了,我们的病却越来越重。我还能勉强挺着走路,那两个小同志连直起腰来的力气也没有了。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皮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我们就这样扶一段,搀一段,终于走到草地边上,远处,重重叠叠的山峰已经看得见了。

这天上午,老班长快活地说:“同志们,咱们在这儿停一下,好好弄点儿吃的,鼓一鼓劲,一口气走出草地去。”说罢,他就拿起鱼钩找水塘去了。

我们的精神特别好,四处去找野菜,拾干草,好像过节似的。但是过了好久,还不见老班长回来。我们四面寻找,最后在一个水塘旁边找到了他,他已经昏迷不醒了。

我们都着慌了。过雪山的时候有过不少这样的例子,战士用惊人的毅力支持着自己的生命,但是一倒下去就再也起不来了。要挽救老班长,最好的办法是让他赶快吃些东西。我们立即分了工,我去钓鱼,剩下的一个人照料老班长,一个人生火。

我蹲在水边,心里不停地念叨:“鱼啊!快些来吧!这是挽救一个革命战士的生命啊!”可是越性急,鱼越不上钩。等了好久,好容易看到漂在水面的芦秆动了一下,赶紧掣起钓竿,总算钓上来一条两三寸长的小鱼。

当我俯下身子,把鱼汤送到老班长嘴边的时候,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老班长,你吃啊!我们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去!”我几乎要哭出来了。

“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得……”老班长用粗糙的手抚摸我的头。突然间,他的手垂了下去。

“老班长!老班长!”我们叫起来。但是老班长,他,他的眼睛慢慢地闭上了。我们扑在老班长身上,抽噎着,很久很久。

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我想,等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新时代的粮食人

在我的身边有这样一名党员,她是曾庆兰,现任自治区融安粮食储备库有限公司业务部经理。因工作突出,她多次获得公司先进工作者、接粮先进个人、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党员先锋岗等称号。

刚到业务部工作初期,她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追回公司被拖欠多年的租金20余万元。在追款过程中,她来来回回地奔走,与各方打交道进行协调,磨破嘴皮子。近年来公司由10多家承租户增加至60户,租金收入大幅度提高。为把业务工作做好,她经常查看与租户签订的合同,熟知每个租户租金缴纳期限,知晓租金缴纳金情况,及时通知有关租户做好缴纳租金的准备。疫情发生后,部分租户在经济方面受到影响,给租金催缴工作增加了一定难度。她按照工作经验针对租户的情况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类型的租户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通过电话、面谈开展催缴工作。她认真听取租户的意见和建议,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租户反映的漏雨、白蚁、用水用电等问题,在她的协调下都得到了及时解决和满意的答复。

粮食出入库期间,车辆过磅责任重大,过磅时间不确定,过磅员作息不规律。她带领部门员工以大局为重,以方便运粮司机和装卸工为出发点,合理安排时间。她每天天没亮就第一个来到粮库库区,安排装卸工人当天的工作任务,指挥运粮车辆按顺序上磅。她时刻牢记党员身份,把对党的忠诚和工作的敬业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处处体现一名共产员的本色和风采。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全国防疫物资紧缺,她通过人脉关系寻找各种渠道,经多方比质比价,为单位采购到一批口罩、医用酒精、消毒液、体温枪等,为公司的复工复产提供物资保障。她每天组织部门员工对办公楼公共区域进行消毒,对租赁场所外来人员进行排查,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有效、有力开展。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我们粮库公司作为当地的后盾单位,始终高举着扶贫路上飘扬的党旗,在2017年至2019年期间委派曾庆兰代表单位对接融安县沙子乡的扶贫工作。僻远的沙子乡山路十八弯,记不清多少个清晨或夜里她开着车往返乡里开会,跟着村委干部走村入户宣传各种扶贫政策。公司成立扶贫诊疗小组后,她担任组长,经常带领着组员下乡走访。她性格开朗,热情地和村民用当地土方言拉家常,村委干部称赞她和村民熟悉得像是本村人。她笑着说“作为一名农村出生的子女,作为一名党员,不就是要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吗?”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成为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她是众多结对帮扶的一个小小缩影,然而不正是这每一个小小的缩影汇聚成了大江大河的力量吗?

有一年冬天,曾庆兰家公因大病从融安医院转院到柳州,当时公司工作忙,顾了单位顾不上家。业务租户的电话经常是不分昼夜地响起,各种临时的突发情况需要她去处理,周末双休她的身影仍然忙碌在库里。公司的租赁收入能够实现质的飞跃离不开她舍小家、为大家的大局意识。这么多年来她一心扑在工作上,对孩子的陪伴、对家庭的照顾时间很少。家公住院的日子里,她下班后急着往柳州医院赶,看望家公的状况,找医生沟通手术病情。为了第二天能按时上班,半夜的高速路上又从柳州赶回融安,来回折腾了半个多月,她没有向领导申请一天的假,没有向同事述说过家里的难处。

曾庆兰同志在融安粮库公司工作二十多年,从仓储部保管员、保管组长到业务部业务员、业务经理,她不仅是工作的“多面手”,也是生活中的“热心人”。同事们遇到了困难,向她寻求帮助,她总是非常热情地帮忙解决。工会集体活动中,她组织能力强,若是有烧烤的项目,她包揽了所有食材的准备,看到大家吃得开心,她笑呵呵地说辛苦一点也是值得的。公司每周的库区卫生大扫除,她除了和大家一样拿着扫把扫地外,还主动去推垃圾保洁车做好收尾工作,不怕脏、不怕累,几乎每次都是最后一个撤场。她常常对我们这些小青年说起粮库以前的故事,要我们明白“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理,告诉我们要饮水思源、懂得感恩。她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是她勇挑重担、无私奉献、奋发有为的精神,让她胸前的党徽熠熠闪光!

 

舍身忘我救粮仓的蒙文伟

2020年末,一天上午临近下班时间,桂林粮库公司突然听到有人大喊:“4仓起火了,赶紧去救火!”粮库公司全体员工立即狂奔前往粮仓4仓,赶到的时候,火已扑灭,地上躺着灰头土脸的蒙文伟。经了解,原来是仓内一台空调因短路自燃起火,在附近的保管员发现仓库窗户冒出浓烟后,第一时间告知在一旁维修机械的蒙文伟,蒙文伟立即一路关闭电箱电源,提起仓外的灭火器爬上仓外楼梯,没有丝毫犹豫就冲进浓烟滚滚的仓库,迅速把火扑灭。跟在蒙文伟后面的保管员见火已扑灭,但浓烟很大,呼喊并拖拽蒙文伟立即撤退,但蒙文伟因烟熏缺氧、毒烟呛入肺部导致头晕、体力不支,差点休克,后来赶到的几名保管员一起把蒙文伟拖离浓烟区后,才逐渐恢复。本次失火,由于扑救及时,除烧毁一台空调内机外,没有造成其它财产损失。粮食安全得以保障。过后我和这位60后武汉粮院的高材生谈起这个危险的时刻,你冲进火场时害怕吗?他笑笑地和我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不怕!”

 

平凡中的伟大

在自治区钦州粮食储备库有限公司有这样一位甘于平凡、默默无闻,几十年如一日奋斗在粮食保管事业一线的职工,他叫梁可亮,大家都习惯叫他“老梁”或“四哥”,出生于1965年9月,现任钦州粮库公司仓储部保管组副组长。1990年退伍至今一直在钦州粮库公司工作,他是一名有着34年党龄的老党员,时间飞逝,本色不改,至今仍保持着在部队培养的生活习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不图名利,不计得失,把全身精力投入到干好本职和促进粮食事业的发展上,真正在平凡工作岗位中践行“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自入党以来,他始终坚守着信念,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在繁忙的工作中不忘挤出时间,努力学习党的理论和工作业务,用党的思想武装头脑,以理论联系实际努力钻研、开拓创新、工作积极、关心集体、乐于助人、不求回报,成为粮食保管事业的能手和群众“身边的好人”。

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保持部队优良作风。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种精神根植于他的血液之中。退伍后在公司工作30多年来,先后干过保卫员、保管员、仓储部保管副组长,无论哪个岗位,都干得非常有声有色。很多人都劝他:“这些事情人家年轻人都不一定比你这么认真,你都五十几岁了,也快要退休了,辛苦了大半辈子,该歇歇享享福了。”可他却说:“我是共产党员,工作上怎么能推三堵四,拈轻怕重,如果遇到困难就走,遇到麻烦就跑,那岂不是违背了入党时的初心和使命了吗?再说如果一个单位你不想干我不想干,那这个单位怎么可能还有前途?”工作上的他就是这样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从不叫苦叫累,安排他的工作,他总是爽快地说:“保证完成任务”,这是他常用的一句口头语。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从来不让安排他工作的人失望。记得是2020年的9月,公司防台风需要,在库区砍了好几棵树,树枝、树叶两大堆,要求他带三个人在一个下午清理干净。其他人都说人太少,一整天也干不完,而他却说“保证完成任务”,果不其然,在他的带领下,按时完成了树枝、树叶清理工作,为粮库消除了安全隐患。单位哪里有急难险重的工作,都有他抢在前、冲在前、干在前的身影。

忠于职守,以库为家。粮食保管工作非常繁杂,粮食的出入库和日常的检查管理就是要做到手勤、眼勤、脑勤。三十余年如一日,在仓储一线工作环境艰苦、仓储设施简陋、收入待遇普遍不高的情况下,他保持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坚持爱粮守粮护粮。每年的8、9月份,正是南方沿海地区气温最高的时候,同时也是夏粮入库最繁忙的时节,为让当天拉粮来的车辆全部卸车入库,减少车辆积压,加班加点工作那是常事。每当讨论安排加班人员的时候他总是第一个说:“我没事,让我来!”他就那样顶着烈日,冒着酷暑,穿插在漫天灰尘的卸粮现场,白天一身汗,晚上一身灰。在高温季节我们时常在夜间进行通风排积热,那时粮库的开关窗还是手动的,沿海地区的大风大雨那是天气预报也说不准的。每当夜间有大风大雨天气,不管是凌晨几点,不管是电闪雷鸣还是大风大雨,他总是第一个来到粮库关好窗,检查排水沟是否通畅,一个人一手拿着电筒一手握着板手顶着大风大雨关窗,关完20几个仓库的窗,已经变成只“落汤鸡”,看着粮库里的粮食安全了,他才默默带着一身水回了家。

热心助人,为社会公益做表率。他乐于助人为乐,把社会公益当作自己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公司,大家有什么困难都爱找他帮忙,他也认真负责地帮大家解决困难,所以大家都喜欢他。而且他身体健壮,为血站无偿献血多年,在他的引领下,公司好几名员工也加入了无偿献血队伍。

勤于学习,干一行精一行。可以胜任多个岗位的工作,是个工作上的多面手,这离不开他平时的认真好学,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问个为什么,然后想办法解决问题,这为他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最近一段时间,公司在推广使用的智能化粮库系统,很多工作都需要电脑手机操作完成,所以公司很多老同志都有畏难的情绪,但他不一样,培训时他认真听课,做好笔记,在工作实践中总结方法方式,遇到不懂的还主动向年轻人请教,因此他是粮库智能化、粮食出入库和日常检查管理操作使用的老同志当中最熟练的那一位。

三十多年来他就是这样子走过来,在自已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尽着自已的责任,贡献着自已的力量,一个人做一件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坚持做好。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点点滴滴的小事,他热心助人不求回报,在公司默默地奉献,他就是我们身边的好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梁可亮。

 

积极抗疫保复工复产的陈磊

2020年初,病毒肆虐,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多点爆发,时任广西桂林粮库办公室主任的陈磊,在除夕夜决定退掉回乡过年的车票留在桂林过年。大年初三,他不顾家人反对,开始出门到处寻找防疫物资,此时全国各地的防疫物资已经处于异常紧缺状态,各大药店、劳保店已严重缺货。为了及时给保安提供保障,一方面,他先将自家原备存的口罩和体温枪提供给值班保安使用,另一方面每天跑多个市场、门店筹备防疫物资。还不分昼夜地配合当地社区做好监测、消毒和广播宣传工作。经努力,抗疫物资筹备到位,2月11日,桂林粮库公司顺利复工复产。因为这段时间过于疲累,免疫力降低,在复工当天晚饭后,他突感身体不适,浑身发冷,发烧了。12日发热症状持续,并出现呕吐症状;13日初步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伴有肺部少许炎症,晚上高热至39°,呕吐严重服用药物也得不到缓解;14日晚上反复高热,反复呕吐腹泻;一直反复到18日体温才恢复正常水平。照片中是他身体恢复隔离结束后马上又投入了公司的防疫消杀工作。在他生病和自我隔离恢复过程中,我们公司的每个人揪心也担心,他和他的爱人身心也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现在我和他谈起这段经历,我问你当时害怕吗?他都是笑笑地回答我:“说不害怕是假的,但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有责任冲在一线”。

 

90后粮仓保管员

一个90后的东北姑娘,她叫邓莹莹。从河南工业大学毕业以后,来到了广西桂林粮库公司工作,并积极投身一线的仓储工作。在灰尘漫天的进出粮现场、在烈日炎炎的库区、在惊险万分的高空、哪儿都有她的身影,她从来没有叫过苦、喊过累,她身上大大小小的疤痕被她戏称为“战利品”。2019年中秋节前一晚,狂风、雷电交加,已上床休息的她因担心粮食安全,撑着一把伞骑着电动车迎着暴雨就飞奔到单位来检查粮情!检查时看到7仓的窗户被风吹开了,她顾不上已全身湿透的自己,丢掉雨伞,争分夺秒,爬高关窗,担心雨水飘进仓内引起粮食安全问题!就在爬高的瞬间,不小心踩到湿滑的青苔,重重地摔了下来!单膝径直地跪在一个直角的排水沟里,划过高空的闪电将她映照在大雨的血泊中,小腿胫骨上本就没有什么肉的地方,出现了一条深沟,她顾不上鲜血直流的小腿,忍痛爬高把窗户关好,才大声呼唤门卫帮忙。就这样,她拄了一个月拐杖,也消瘦了许多。我问她为什么这么拼命,她说:“可能以前挨过饿,深知粮食对人民的重要性,不想再让以前的生活上演,所以每一粒粮食对我来说都是无比的重要,而且我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应该这样做。”

网站首页    专题    党史学习教育    党史故事    党史中的粮食故事
发布时间:2021-06-02 10:50